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china

[讨论] 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三个文件征求意见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一下:
在各技术指南中写“(一)管理要求,有没有必要在指南中出现 ?还是调整一下,不要写这些不可操作的语句。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
1.        手术前,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的水平应该是多少?
2.        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术前不必要的备皮。如何算是不影响手术?判断标准是什么?
3.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择期手术术前洗澡是否需要加入?术前准备是否应该有皮肤彻底清洁?或者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的洗澡等
4.        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医务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呢?需要吗?是否需要加上: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旦白血症等?
5.        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如果使用双氧水或者其他液体还要求温度吗?这个温度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手术类型?
6.        切口的分类。为什么不参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指南中的分类方法以与国际接轨呢?
7.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新鲜开放性有无时间规定?新鲜又未污染不超过6小时应视作清洁切口吗?
8.        在感染诊断中:病原体阴性的除外,这一条有待商榷:临床上有些很明显的感染,但仍然会出现培养阴性,为什么要培养阴性的除外,太不科学。
9.        指南中没提及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可认为术后不必要使用,应该要有明确?
10.        “电动剔毛”应为“电动剃毛”。
11.        彻底去处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应为“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1.        置管后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并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是否需要加上: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需要吗?
2.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建议更换导尿管频率为1次/2周、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尿袋1次/周。建议的时间是无感染情况下的最短更换时间吗,应该明确?或根据说明书决定更换频次?
3.        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 那么留置尿管者培养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一周内有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应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没有症状,一般来说,医生是不会做尿培养的,建议病人无症状,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尿培养。
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患者置入导尿管后或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一周内有导尿管置入史。”导尿操作引发感染的判定时限到底是48小时还是一周?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1.        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0%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照搬国外指南吗,我们国内是75%的多啊,为什么是70%酒精?
2.        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患者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既然是深静脉置管需要麻醉的话,用品肯定是穿破皮肤了,因此必须是灭菌了而不是消毒。
3.        能否制定评估表的格式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浏览即有收获,谢谢各位老师。
作为新院感管理人,还不具备修规范的能力,但我觉得关于抗生素的预防用药,应作为强制性规范可能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更有力度。然而也确实存在着很多促使医生滥用抗生素的理由,如小医院手术环境问题、手术器械灭菌问题(手术中临时添加器械时器械处理不达标:用碘伏擦拭后上台使用、用戊二醛浸泡30分钟即上台使用等现象)缺少应急快速灭菌设备,小医院问题更突出。滥用抗生素很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洁净手术室也是可以做到正压或负压通气的。通过送风系统及排风量的调节就可以达到。(这点可以请教工程部的工程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更换导尿管频率为1次/2周、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尿袋1次/周",是否存在争议,我记得找过资料,有专 ...
xuziqin 发表于 2010-8-18 15:37


前列腺电切手术后是需要常规膀胱冲冼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局部创面的粘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2006年《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中国医学会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全编 ...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10-8-22 17:25



    不仅如此,美国CDC的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也同样也是这样手术切口分为四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置尿管的病人,尤其是重症医学科内的病人有的意识都不清楚了,无法描述尿路刺激症状,常规(比方每周)做尿培养不现实可能也不必要,怎么诊断尿路感染呢?是否应该将以下内容写入:每班注意观察尿液的情况,当有混浊。。。时应行尿常规检查或是否可以定下每周尿常规检查。但是留置尿管的病人以观察尿液澄清度+尿常规判定尿管感染能与不留尿管时的判定标准一样吗?(我院大致还是参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1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doc (53.5 KB, 下载次数: 27) 关于外科手术。。。。指南,直接在上面写了意见和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doc (34.5 KB, 下载次数: 2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意见及建议也直接在上面了.明天找到中国重症学会的置管指南再发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尿...感染,还增加:
放出集尿袋的尿液时同样应该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保持会阴部清洁,不必常规使用消毒剂消毒外阴,但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外阴后应使用消毒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_2007_.pdf (401.44 KB, 下载次数: 18) 找到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很详细,有参考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下手术部位感染的那部分,感觉是个大框架,不是太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VAP是我国导管相关感染率最高的,为何无指南?
作为指南似不全面、详细,影响操作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上三个文件,同样有各位老师提出的疑惑?感觉临床很难实施,期望得到更可操作的规范指导我们,以后这种文件更应发到医务科、护理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电动剃刀如何消毒?切口分类能否有具体的手术名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yanziym 的看法,指南里有的地方不细化,难以理解与操作。“感染的烧伤创面”与“烧伤创面的感染”有区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4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已下载了。准备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载学习,再提出不同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本地老炮
  • 打卡总奖励:3052
  • 最近打卡:2025-09-13 06:08:17
发表于 2010-9-6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并给每科复印一份,学习讨论,让临床医务人员提些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11
  • 最近打卡:2025-04-15 15:29:54
发表于 2010-9-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下载好慢慢学习,谢谢楼主提供的好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